在這趟兩天一夜的原鄉咖啡之旅不僅體驗到原住民部落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長了許多對咖啡的知識啊!
尤其是從摘咖啡豆開始,喝了那麼久的咖啡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咖啡樹呢!
最酷的是還能體驗自己做濾掛咖啡,果然是自己的咖啡自己烘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霧台鄉-魯凱族貴族 百合咖啡】
第一站來到了屏東縣唯一是魯凱族的部落
霧台鄉因為位居高地,所以又被稱為「雲的故鄉」
只要過了下午三點後雲霧就會開始籠罩山間
所以咖啡樹的日照時間往往只有下午2-3點而已
加上對外交通不易,所以至今保留了故有的山地文化特色
也因為當地因為氣候和土壤的關係,種出的咖啡可以說是非常的珍貴且稀有
 
我們來到的則是一位當地魯凱族貴族的家
貴族先生還大方的讓我們進去參觀他家
 
裡頭有許多帶有魯凱族特色的原住民木製雕刻品
而這則是我們待會要品嘗咖啡的地方
算是一個景觀咖啡台的感覺
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咖啡器具
很特別的事都是木製的,還蠻有山地特色風味的

現場有販賣咖啡之外,也有另外販售咖啡豆
像是日曬、水洗蜜處理的都有
也有耳掛式的盒裝咖啡
從外觀上可以明顯看出來蜜處理的豆子是比較深色的,而且會比較有黏稠感
水洗的則是淺色的光滑表面
日曬則是有著深黑咖啡訴的外層
那至於這三種咖啡豆的處理方法有什麼不同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位就是魯凱族的貴族啦,剛剛所看到的照片也就是他家
真的是何其有幸才能讓部落的貴族來幫我們親手泡咖啡啊

為了喝到最原始味道的咖啡,所以使用手沖的方式來泡

 
看著貴族熟練的手法先把咖啡豆放到磨豆機裡面磨成咖啡粉,再倒入濾杯中
而霧台咖啡特殊口感就連曾經製作伯朗咖啡的專業人士也對霧台咖啡讚譽有加
接著這一步驟就是重要的沖泡的步驟
水流的粗細、方向、和溫度的拿捏都要掌控好才能泡出一杯好咖啡呢

最後就沖泡出這一杯熱騰騰又香氣十足的咖啡囉
這次選用的都是日曬的咖啡豆,聞起來香醇
小啜一口再飲入,有種苦中帶點回甘的感覺

【瑪家鄉-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
之後到當地也頗著名的蜻蜓雅築用過中餐後
下午來到了瑪家鄉的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體驗咖啡採果囉
說真的,喝了咖啡那麼久,但卻從來沒看過咖啡豆本來是長什麼樣子的

由於當地盛產咖啡,也算是當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所以在路邊都可以隨處見到再曬咖啡豆

這位就是咖啡農場的主人,也是由他來帶領我們體驗咖啡的製作過程
當地的咖啡主要是在每年的9至隔年2月份的時候盛產
而台灣最大宗的咖啡產地有屏東縣、嘉義縣、南投縣台東縣
而追溯到日據時代,當時日本人將咖啡樹帶到屏東的原住民部落種植
目前還保有當時樹種的則是霧台、三地門、瑪家、泰武村落
也是當時進貢給日本天皇的指定貢品呢

看看這有如櫻桃般的桃紅色咖啡果實
一顆顆的集結在樹枝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咖啡樹一般都長得不是很高大,大概是一般成年男子手舉高就可以摘到的高度

咖啡果實有些顏色比較鮮豔,有些則是曬過頭呈現深黑色的外皮
這些就是那天所摘的咖啡果實啦
帶回去待會就能開始處理一顆顆現摘的咖啡果實囉
新鮮的咖啡豆摘下來後的處理步驟大致是
水洗→發酵→脫水→日曬→再次脫殼→烘培
第一步驟「水洗」
也就是把果實都倒入水桶中,成熟的果實會沉在底下
而發育不全或是過熟的,因為重量比較輕,所以會浮在水面上,所以就要另外撈起來囉
第二步驟「去皮」
通常商家都是使用去皮機來去皮,但為了讓我們體驗,所以那天採用手工去皮的方式
也就是先把剛篩選過的果實倒入大盆子中,接著捲起袖子,開始去皮囉

大家一顆接著一顆的把種子從果皮中擠出來
把咖啡果實外皮剝開後裡頭會有兩辦咖啡豆
由外而內分別是果皮、果肉、果膠層、羊皮層(種子外殼)、銀皮、種子
而外面那層果膠層其實是甜的,跟想像中咖啡喝起來苦苦的差很多
不信的話下次有機會摘一顆來試試就知道!

去掉外皮的咖啡豆的外皮會黏黏稠稠的混再一起

第三步驟「發酵」
也就是把去皮的咖啡豆放到水中靜置24-48小時
把果肉分離後殘留的膠質體除去

但由於時間的關係呢,農場主人就先拿出了日曬、水洗和密處理過的咖啡豆讓我們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
這是「日曬」處理的豆子
做法是把果實放在陽光下自然乾燥,曬乾到果肉和果膠層可以跟豆子輕易剝離,而且外皮呈現深褐色
就像這樣在陽光下曝曬生豆
「水洗」處理則是去除不良豆之後,再去除果肉,接著放到水槽中18-36個小時
等到發酵到去除黏膜,再把生豆拿去日曬乾燥

「蜜處理」把剛採收的果實直接去除果肉,但保留上面的果膠層
接著在陽光下自然乾燥,在曬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的翻覆,才能曬得均勻
大概曬7-10天候就可以製造出有帶甜味的咖啡啦
由於時間的關係,農場主人拿出了已經完成第四步驟「脫殼」的生豆讓我們體驗挑豆
也是需要人力的把一顆顆劣豆給挑出來
第五步驟「挑豆」而好的豆子則放一邊,更漂亮的圓豆則是另外放
第六步驟「烘豆」
農場主人準備了兩種烘豆器具讓我們體驗
像上面這種「鍋鏟式」的烘法
把豆子放到鍋子沖不斷的翻攪,依著自己的想要的深焙、淺焙來烘
另外一種則是「手網法」將豆子放到網子中
也是不斷的上下晃動,像在炒菜時的翻菜一樣

經過約莫半個小時後….越炒越香…就看到油亮亮的深色咖啡豆完成啦!

就這樣結束了我們的摘咖啡體驗
 【泰武鄉-吾拉魯滋部落咖啡屋】

隔日則是來到了泰武鄉的「吾拉魯滋部落咖啡屋」參觀
一到場就受到了隆重的迎賓禮

唱著原住民歌曲的當地青年,歌聲優美又宏亮

接著是排灣族特有的迎賓儀式「五連杯」
也就是只能動口不能動手,把杯中的小米酒喝完,以表達締結好友之意

為了讓台灣的咖啡界可以有更多的交流
泰武鄉特地舉辦了屏東咖啡烘焙大賽
除了屏東當地的選手之外,也有特地從台北和古坑下來參賽的選手

這就是像先前看到的蜜處理和水洗的咖啡豆

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來體驗烘豆啊!
每個人都會分配到一個卡式爐和手套和烘爐
烘爐的握把是空心的,與爐中相接,也是待會豆子烘好後要把豆子倒出來的地方

把一顆顆的生豆都倒進去之後
轉開大火,接著就要開始不停的左右搖晃烘爐囉
這樣才能讓豆子均勻受熱

烘到聽到豆子的爆裂聲,和冒出陣趁煙後,表示烘的差不多了
接著就可以把豆子從握把中倒出來

我轟出的豆子顏色還蠻深的,不過至少顏色還算均勻,沒有差太多
接著拿冷卻封口,讓豆子冷卻
 
接著倒入磨豆機在裝入濾掛帶就大功告成囉
沒錯~~帶有Bonnie味道的手作濾掛咖啡完成啦!
再裝入應景的紅色包裝
整個很適合作紀念啊~~

後記
經過這兩天的咖啡深度之旅後,對於台灣土長的咖啡有更深入的認識
而屏東在地的咖啡因為產量比較少,又加上是人工採集的關係
所以單價也相對於進口的還來的高
所因此屏東咖啡才會被定位為精品咖啡
不過非常推薦大家下次走訪原住民部落的時候
不妨坐下來品嘗一杯當地自產、自烘、自銷、自煮的屏東咖啡吧!
延伸閱讀

|霧台-百合咖啡
|電話:08-7902393
|地址:屏東縣霧台鄉霧台村岩板巷45-1號

|瑪家-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
|電話:0937-478305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瑪卡札亞街23巷1號
FB粉絲團

吾拉魯茲部落咖啡部屋
|電話:08-7837131
|地址:屏東縣泰武鄉泰武村大武山一街7號
FB粉絲團


【屏東· 旅遊】自己的咖啡自己烘!台灣原住民部落DIY咖啡體驗之旅 三地門、瑪家、霧台、泰武。一次搞懂日曬、水洗、蜜處理!  ←喜歡Daisy的文章整理,就到Daisy的FB粉絲頁按個 【屏東· 旅遊】自己的咖啡自己烘!台灣原住民部落DIY咖啡體驗之旅 三地門、瑪家、霧台、泰武。一次搞懂日曬、水洗、蜜處理!吧 ^___



趁著前幾天剛好到屏東的三地門、瑪家鄉、霧台和泰武這些部落遊玩時
剛好住在離這座即將開幕的山川琉璃吊橋旁的琉璃珠風情旅店
所以就想說來朝聖這座全台灣最新的空中吊橋啦!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琉璃珠旅店其實已經算在原住民文化園區裡面了
也有蠻多做遊覽車的團體客會選擇居住在這裡的
但如果不是做遊覽車或自行開車上來的話
屏東客運也有提供屏北線可以搭
也就是以屏東站為起點,終點則為原住民文化園區
而最近剛好瑪家鄉也有在舉辦活動
所以在年底前的假日也有觀光免費接駁車
從琉璃珠旅店的停車場旁走一下就可以到達吊橋的入口了
就是一個後花園的概念哈
琉璃珠吊橋有兩個入口,分別連接三地門和瑪家
一到瑪家端的路口這邊就會看到
由知名原住民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與當地國小孩童所共同彩繪的作品
瑪家端的是象徵「芋仔」的裝置藝術品
而另一端的山地門則是會有象徵「蕃薯」的作品
也就是希望能夠透過這座吊橋搭建起兩邊的族群情感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民國98年的莫拉克風災?
邦十不僅重創了南台灣,更帶來五十年來最嚴重的災情
而隨後紅十字會為了保留這條深具商旅聯絡和觀光要道的吊橋
特別花了五千三百萬元建造了這座山川琉璃吊橋
因為瑪家鄉這邊是排灣族的關係
所以就以百步蛇作為象徵來設計整座琉璃吊橋
在路口就可以看到百步蛇的意象
為了維護旅客的安全和讓吊橋的使用壽命能夠更長久
所以每次通行以100人為限
而另一個當地部落的特色則是琉璃珠
每一種琉璃珠的彩繪都是有特別含意的
像是這個名為「陽光下的雄鷹」的圖像
就是象徵著老鷹是天上的守護神,也會將天上的福分透過舌尖降臨給世上的生命

 
這座算是目前全台灣最新也是最長的吊床式吊橋
橋體全長262公尺,而距離河床的平均高度則是45公尺
 而吊橋的進出方式則是採用單向單進的方式
單數月從三地門進、瑪家端出
雙數月則是瑪家端進、山地門出
要來到訪的遊客千萬不要搞錯方向唷!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每一個扶手都是用百步蛇來當裝飾的
走道中間則可以遠眺隘寮溪的河床
一眼望去有種一望無際的感覺

後記
其實雖然從小在歷史課本上看著書本上介紹著每個原住民部落的特色
但沒有親自走一遭還真的不知到原來原住民的藝術和文化是多麼的動人
而也希望這座山川琉璃吊橋的落成能帶動當地的觀光
讓更多的人們能夠認識原住民文化的美 🙂
延伸閱讀
【山川琉璃吊橋旅遊資訊】
地點: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試營運時間:2015年12月26下午2點起至2016年2月29日止(目前預約至2016年平日團體已滿)
開放時間:平日09:00-16:00/假日09:00-17:00。
每小時發放400張號碼牌,並於前30分鐘開始發放(如: 9:00參觀,8:30發號碼牌,以此類推)
費用:試營運的前三個月不收費
通行方式 :單數月三地門進(富谷灣餐廳)→瑪家端出

                         雙數月瑪家端進(原住民文化園區停車場)三地門出

更詳細資訊請見屏東縣政府官網→點我

【屏東·遊記】2015 全台灣最新吊橋”山川琉璃吊橋”串連三地門、瑪家部落。原住民文化園區。琉璃珠風情旅店  ←喜歡Daisy的文章整理,就到Daisy的FB粉絲頁按個 【屏東·遊記】2015 全台灣最新吊橋”山川琉璃吊橋”串連三地門、瑪家部落。原住民文化園區。琉璃珠風情旅店吧 ^___